搜索产品
返回

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。霜降时节,万物毕成,毕入于戌,阳下入地,阴气始凝。由于“霜”是天冷、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,故以“霜降”命名这个节令。“霜降”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,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“降霜”。
霜降·节气农谚
传/统/二/十/四/节/气
霜降不摘柿,硬柿变软柿。
霜降配羊清明羔,天气暖和有青草。
种完麦,忙完秋,快采藕。
寒露无青稻,霜降一齐倒。
寒露收割罢,霜降把地翻。
十月寒露霜降到,收割晚稻又挖薯。
霜降·节气习俗
传/统/二/十/四/节/气


吃柿子
农历九月初三
在中国的一些地方,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,在当地人看来,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,同时还能补筋骨,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。

赏菊
农历九月初三
霜降时节,正是菊花盛开之际。此时,民间会举行菊花会。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。

习站射
农历九月初三
霜是杀伐的象征。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,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,进行围猎。正如《春秋感精符》所记载:“季秋霜始降,鹰隼击,王者顺天行诛,以成肃杀之威。”
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