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产品
返回
处暑节气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斗指戊(西南方);太阳黄经达150°;于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处暑标志着盛夏的尾声和初秋的序章。处暑的到来,意味着即使在伏天后期,气温也将逐渐下降,暑气开始消退。
在中国的传统气候学中,“处暑不出伏,一年无春秋”这句谚语形象地描述了处暑与伏天结束的关系。
处暑三候
处暑一候“鹰乃祭鸟”
到了初秋,鹰开始捕猎鸟类,但鹰捕获猎物之后,不是马上就吃,而是码放在一边,就像在祭祀一样。
处暑二候“天地始肃”
字面意思是说“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”,也就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。
处暑三候“禾乃登”
“禾乃登”泛指谷物开始成熟,但并不是所有谷物开始成熟,而是特指“五谷之首”的稷的成熟。
处暑诗词
闲 适
宋·陆游
四时俱可喜,最好新秋时。
柴门傍野水,邻叟闲相期。
处暑后风雨
元·仇远
疾风驱急雨,残暑扫除空。
因识炎凉态,都来顷刻中。
纸窗嫌有隙,纨扇笑无功。
儿读秋声赋,令人忆醉翁。
七夕处暑
清·胤禛
天上双星合,人间处暑秋。
稿成今夕会,泪洒隅年愁。
梧叶风吹落,璇霄火正流。
将陈瓜叶宴,指影拜牵牛。
· END ·